【资料图】
本报讯 “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和诊疗服务。”6年前,怀着方便群众 “少跑腿”“零距离”就能看名医的初衷,我市大胆探索医疗惠民新路径——柔性引进名医工作站。
多年来,在扬中发促会的牵线搭桥和诸多扬中乡贤的助力下,扬中这个有着34万常住人口的小岛,目前已经拥有41个名医工作站,涵盖内科、外科、妇产科、影像科、中医药等多个学科,专家及其团队定期来扬放号坐诊,切实为患者带来了福音。
“老早就想挂刘庆淮医生的号,但因‘一号难求’迟迟未能挂号成功,没想到这次在家门口就能看上。”据了解,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刘庆淮是眼科领域大咖,兼有江苏省“科教兴卫工程”医学重点人才、江苏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学术带头人等多重身份,他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,尤其擅长复杂性视网膜脱离、各类黄斑疾病、各类复杂性白内障等的手术治疗,平均1台白内障手术用时3分钟,可见其功力。自去年“刘庆淮工作站”成立后,通过线上线下预约,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挂到他的号,免去了以往经历过的奔波、抢号之苦。
为方便市民及时了解专家坐诊详情,我市还通过“微扬中”“扬中市人民医院”等微信公众平台每周公布下周来扬专家坐诊信息,明确介绍专家发号量、坐诊时间、预约渠道,市民只需在家动动手就可实现与专家面对面。这项医疗惠民新路径,进一步畅通了我市群众看病就医渠道,“近”享优质医疗资源。与此同时,市民的就诊态度也逐渐发生了改变:以前总想往外走,现在都是“坐等”专家来扬。
“其实名医工作站不仅惠及了老百姓,对于我市医疗水平、医疗人才的全面提升都有巨大帮助。”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,从首个“名医工作站”落户扬中到如今遍布小岛,扬中乡贤发挥了巨大力量。
怀揣着 “不忘家乡根,回报桑梓情”的想法,一直以来,朱大龙、施瑞华、韩素萍等一批又一批扬中乡贤,不断将高层次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回到家乡,并促成我市卫生医疗机构与省内外知名医院重点专科全面对接,促进医疗质量同质化发展;助推了医疗技术“传帮带”,一对一带教、跟班查房、主任门诊带教等,为基层医务人员潜心提高医疗技术、提升服务能力提供了示范;提升了基层医疗单位的健康服务水平,2019年5月,以扬中市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,全市所有医疗卫生单位全部参与的县域医共体正式组建,“家门口”看病覆盖到了更多基层群众。 可以说,随着“名医工作站”在我市的高质量运行,最终的落点均是为老百姓带来医疗红利,提供稳稳“医”靠。截至目前,我市41个名医工作站,34个建在市人民医院,专家门诊1.895万人次、手术约820人次、线上会诊616次、读片567人次,以及开展各类讲座42次,查房96人次。(匡雪莲)
标签: